真不敢相信!學畫22個月就能開畫展,人類畫家都將敗給「夏語冰」?

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16日電(記者 宋宇晟)在學習作畫22個月後,「夏語冰」就參加了中央美術學院的研究生畢業展。日前,「她」又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了個人畫展,展出近百幅畫作。

你可能會好奇,在央美學習22個月就可以畢業了嗎?只用兩年的時間竟能拿出近百幅畫作做個展?

的確,這些對於人類藝術家來說,幾乎是難以完成的工作。但對於化名「夏語冰」的人工智慧「小冰」來說,已經將這些「不可能」變成了現實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展覽現場。展方供圖

從化名「夏語冰」到用「七重人格」作畫

在今年5月舉行的央美2019屆研究生畢業作品展上,人工智慧「小冰」化名「夏語冰」,展出了她的畫作。

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院長邱志傑當時告訴記者,這些混入畢業展的AI作品並沒有引起觀者的質疑,相反其作品讓人很難看出這是一幅AI畫作。

僅僅兩個月後,小冰在「她」的個展上一次呈現了七種風格的畫作。策展人甚至給這些不同風格的作品賦予了不同的人格。

它們之中,有帶有明顯俄羅斯特點的風景畫,也有具備17世紀荷蘭畫家倫勃朗風格的作品,既有與法國野獸派藝術家馬蒂斯趣味相近的畫作,也有日本浮世繪風格的作品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展出的「小冰」作品。展方供圖

邱志傑說,相關團隊目前能發現「小冰」的作品至少有十幾種風格之多。而此次展出的只是其中「最精彩的六個身份」再加上「小冰」自己的作品。

他覺得,學習某種風格,對「小冰」來說並非難事。「『她』的學習能力之強、胃口之好都已超過人類」。

事實上,AI對繪畫風格的掌握已超出人類。「絕沒有一個人同時能畫浮世繪、倫勃朗、梵高的風格。」邱志傑認為,小冰的狀態「已經是一個藝術圈了」,而沒有一個個人可能和一個藝術圈相比。

「就像拿柯傑、李世石來跟AlphaGo下棋,根本就不公平的。AlphaGo等於是有五、六個九段高手在想最好的下法,綜合兩種策略來跟柯潔、李世石下,這是不可能贏的。」他說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展出的「小冰」作品。展方供圖

科技=藝術?

從這個層面上來說,當科技如此深刻地介入藝術領域,科技與藝術似乎已不存在明顯的分界線。

邱志傑更是直接表示,二者的工作方式完全一樣。「真正的藝術家工作起來就是一個實驗者,就是做實驗,一個一個課題去克服,一個一個問題去解決。」

他覺得,藝術家要解決材料的問題、形式的問題、空間的問題,就要去展開實驗。「這個實驗有時候不對,一定是藝術家再回來新改實驗條件。這個工作方法和科學恰好是一模一樣。」

他說:「最近這一兩年我們推科技藝術這個概念,也開了好多藝術與科技的各種會議,永遠會引用福樓拜那句話:科學與藝術在山腳下分手,在山頂上相遇。但我覺得它們就沒分手過。」

在邱志傑看來,這種科技與藝術的界限或許只是人們看待角度的不同導致的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「今天我們看著是藝術品的東西,比如說越王勾踐劍,是青銅器,上面有鏽蝕的銹跡,還有文字。其實那個是當時的國防尖端技術,那個也是科學,只是現在被當作是藝術了。」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展出的「小冰」作品。展方供圖

「人類教小冰畫畫像貓教老虎」

雖然AI所創作的畫作已經能辦個展,而且還是有七重身份的個展,但目前藝術界對此並未完全接受。

這些AI畫作是「小冰」在向過往236位西方著名人類畫家學習后,再通過給定的文本或其他創作源激發,獨立完成的作品。

這種創作方式其實在某種程度上與AI寫詩的邏輯相似——都是先對人類的作品進行學習,再以此為基礎進行創作。

在一般人看來,這似乎很難稱得上是「創作」。有展覽現場的觀者就多次向記者詢問,「這能算是創作嗎」。

展出的「小冰」作品。展方供圖

邱志傑知道,即使在藝術界內部,對人工智慧作畫也有不同看法。

不過他認為,「小冰」的數據比人大,腦子轉得比人快,還不休息、生病。「所以『她』可以想出很多點子,甚至也會自動做市場調查……」

在他看來,今天AI的處境其實和幾百年前攝影術剛產生時的情形一樣。當時畫家的工作被照相機所取代,但同時繪畫也被重新定義了。

「我覺得人類教小冰畫畫有點像貓教老虎,是在培養一個『敵人』,但是只有這個『敵人』夠強大,藝術家自己才會進步,人類自身才會進步。」(完)(中國新聞網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