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3年四代良渚考古人,向世界實證中華文明五千年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中新社北京7月6日電 (記者 應妮)「良渚古城遺址」6日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《世界遺產名錄》,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「該遺址代表了中國在5000多年前偉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,是傑出的早期城市文明代表。」而這背後,是四代良渚考古人83年的接續努力。

良渚先民的服裝以麻織物為主,很可能已經使用薴麻作為衣料,像國王和貴族甚至還使用絲綢(科技手段發現)。圖為良渚博物館內展示的用高科技手段復原的當時服裝。郭輝 攝 圖片來源:視覺中國

1936年,24歲的西湖博物館職員施昕更等人先後3次代表西湖博物館對棋盤墳、橫圩里、茅庵前、古京墳、荀山東麓以及長明橋鍾家村等六處遺址進行了試掘,獲得大批以黑陶為特徵的史前遺存,並在此期間經調查,發現了以良渚為中心的十餘處遺址。這是第一代良渚考古人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1959年,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家夏鼐依照考古慣例按發現地點「良渚」命名此處古老文化為良渚文化,中心地區在太湖流域,是浙江餘杭區的良渚、瓶窯等地許多遺址的總稱,這裡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聚居的地方。而此次申遺的良渚古城遺址就是良渚文化的權利與信仰中心,位於良渚文化分佈區的西南隅。

1986年和1987年,中國考古界迎來了良渚文化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發現——具有王墓等級的反山和瑤山遺址的發掘。時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二室(史前考古)主任的牟永抗說,「單就玉器而言,在數量、品種或花紋均超過全國以往歷次發掘所得良渚玉器之總和。而且還發現了許多新器種、新紋飾,成為良渚玉器一次轟動性的空前大發現。」反山、瑤山、莫角山、塘山、文家山、卞家山等100多處遺址點,如同一顆顆珍珠陸續浮出地面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隨著2007年良渚古城的發現,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斌帶領著同事們將「散落的珍珠」串成了「項鏈」,一座史前古城初露端倪。2010年,古城的外城得到初步確認。2015年,發現和確認古城外圍大型水利系統。

這些考古工作不僅大大提升了人們對良渚古城遺址規模、內涵、布局、過程、價值的整體性認識,使其成為良渚文化中遺址點分佈最密集、遺存類型最豐富、等級最高、規模最大、結構最複雜的一處核心遺址,而且在布局上顯露出一個經過精心規劃、有著明確功能分區的龐大而完整的、帶有早期國家都城性質的空間形態。

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陳同濱坦言,關於中華文明五千年,儘管中國國內說了好多年,但是國際學術上是沒有的,「並非別人不認可,而是我們沒有拿出物證來。關於良渚古城遺址,在考古界和學界,83年四代人一直堅持,非常不容易——從一個江南的農村,挖出了一個距今五千年的規模龐大的古城,第一次向國際證實了中華文明具有五千年的歷史。」(完)(中國新聞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