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十五歲才明白:請將你的善良只給善待你的人!

15157586477840.jpg

15157586484761.jpg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你說,你曾出於好心,一再借錢給別人,最後借出去的錢打了水漂,還被別人指責:「你的日子比我過得好,怎麼還好意思催我還錢?」

後來才漸漸明白:有一種低智商的善良,永遠不會被感激。

 

1515758344555.jpg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請將你的善良,只給善待你的人!

-

你說,你為了與同事友好相處,處處退讓。最遠的差,別人不出你出。最棘手的項目,別人不接你接。最累人的國慶長假加班,別人不干你幹了。為何到頭來,評優是別人,提拔是別人,自己只落得個「老好人」稱號呢?

四十五歲才明白:當你把自己的位置擺得太低,不懂得積極爭取,說好的「吃苦是福」也會變成一句空話。

15157583446820.jpg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請將你的善良,只給善待你的人!

-

你說,你為了維護家庭,對丈夫言聽計從。他不做家務,你忍了;他喝酒摸牌徹夜不歸,你也忍了。直到他賭博嫖娼被抓警察上門,你才如夢方醒,提出離婚。

 

四十五歲才明白:當善良無底線時,你有多好,他就能有多壞。

15157583445907.jpg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請將你的善良,只給善待你的人!

-

是的。善良是人性中蘊藏著的一種柔軟而有力量的情愫,可以讓彼此缺乏信任的陌生人放下心中的戒備。正如羅佐夫所說的那樣:「感人肺腑的人類善良的暖流,能醫治心靈和肉體的創傷。」

可是,你以為的善良,常常只是一種懦弱與退縮。

生活是複雜的。如果你習慣了吃虧,習慣了沉默,習慣了委屈自己,習慣了不拒絕所有人,你便會忘記:其實你本來可以有態度,可以有觀點,可以有能力,可以過你想要的生活。

15157583449631.jpg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

請將你的善良,只給善待你的人!

-

四十五歲才明白:你的善良,只應該給那些能善待你的人!

說得粗俗一點:對心懷叵測、動機不純的人來說,對那些不準備善待你的人的來說,你再善良,你人再好,屁用也沒有!

人心隔肚皮。你人再好,你再善良,也不是每個人都會喜歡你。有人羨慕你,也有人討厭你;有人嫉妒你,也有人看不起你。

一樣的眼睛,不一樣的看法。一樣的嘴巴,不一樣的說法。一樣的心,不一樣的想法。一樣的錢,不一樣的花法。一樣的人們,不一樣的活法。

生活就是這樣。不管你做得多好,不管你多麼善良,你仍然無法讓每個人都滿意。

15157583451066.jpg

本文作者的新作《四十五歲才明白》~

-

愛默生曾說:「你的善良,必須有點鋒芒,否則等於零。」

 

就像一首老歌所唱:「你總是心太軟……多餘的犧牲,他(她)不懂心疼,你應該不會只想做個好人……」是的,我們不能做一個沒原則、無底線、被愚弄的所謂「好人」。

四十五歲以後,我的善良,只給善待我的人。

15157583455361.jpg

本文作者的新作《四十五歲才明白》~

-

人到中年,我越來越喜歡這段話:「錢」離開人,廢紙一張;人離開「錢」,廢物一個。鷹,不需鼓掌,也在飛翔。小草,沒人心疼,也在成長。深山的野花,沒人欣賞,也在芬芳。做事不需人人都理解,只需盡心盡力,做人不需人人都喜歡,只需坦坦蕩蕩。

當善良讓我一直做出錯誤的選擇時,當現實把我打得滿地找牙時,我漸漸懂得:不要再苛求自己「隨隨便便地善良」。對那些不能善待你的人,我只需在心裡罵一聲「去你媽的」,就釋然了。

這不是粗俗,這是一種生活智慧。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在《禪語生命的認知初講》一書裡,傳了一個咒子:「有一個同學,有一次忘了什麼事,我說我傳你一個最好的咒子,『去你媽的』。後來這個同學告訴我,哎呀!老師,你這個咒子真有用,當我最痛苦時,我就想起『去你媽的』,就好了。」

 

四十五歲才明白:請將你的善良,只給善待你的人!